美國颶風季節(jié)性很強,通常發(fā)生在6~11月,尤以8~9月強烈。本次颶風哈維(Harvey)形成于8月17日、消散于9月3日,歷時半個多月,影響效果將持續(xù)數周,是2005年颶風威爾瑪(Wilma)以來登陸美國本土的強颶風,4天內即給美國很多地區(qū)帶來了超過1000毫米降雨量;對美國煉油業(yè)造成了巨大破壞,嚴重時期有超過20%的煉油設施關停,颶風過后需要數周才能緩慢恢復;對美國原油生產影響相對較小,僅有不到10%的原油產量下降,恢復花費的時間亦比較短。經過深入分析,基本可以認為此次颶風對國際原油價格影響的傳導機制內外有別,效果迥異。
對美國境內WTI價格更側重于實際供給層面的影響。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度數據顯示,與哈維颶風產生實質性影響之前相比,截至9月1日和8日的兩周,日均原油產量先下降74.9萬桶,之后即恢復3/4以上;日均石油消費連續(xù)兩周累積下降171.5萬桶,累計降幅達8%;日均原油加工量連續(xù)兩周累積下降364.7萬桶,累計降幅達20.58%;日均原油凈進口連續(xù)兩周累計下降129.7萬桶;原油、汽油庫存連續(xù)兩周分別增長1046.8萬桶和下降1162.7萬桶。
從生產、消費、原油加工、庫存數據看,日均石油消費下降的量超過日均原油生產下降量近100萬桶,日均原油加工量下降的量超過日均石油消費193.2萬桶,供給層面形成的基本結果就是:原油加工量大幅下降,必然導致汽油等石油產品供給緊張,美國汽油價格大幅上漲;同樣也是加工量大幅下降,原油產量下降較小,原油庫存大幅上升,必然導致原油供給寬松,美國WTI價格一度大幅下挫,8月28-30日連續(xù)三天累計下跌1.91美元/桶,9月7-8日連續(xù)兩天下跌1.68美元/桶,進而帶動Brent價格下跌,但下跌時間短促、跌幅較小。這基本上反映出供需基本面對價格變化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弱。
對美國以外地區(qū)Brent價格更傾向于不當預期層面的影響。在此次哈維颶風侵襲美國、墨西哥灣地區(qū)的過程中,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是短促的、微弱的,而上漲顯得更長久、更強勁。從8月17日至9月15日,Brent價格累計上漲美元4.59美元/桶,累計漲幅8.99%, 15個交易日上漲,7個交易日下跌;WTI價格累計上漲2.8美元/桶,累計漲幅5.95%,13個交易日上漲,7個交易日下跌。Brent價格漲幅遠遠大于WTI,上漲交易日也多于WTI,Brent價格對WTI的升水顯著擴大。
從哈維颶風對美國原油生產、石油消費、原油加工、原油凈進口等方面的數據看,應該利空國際原油價格,事實卻截然相反。根源在哪?根源在哈維颶風擾亂了一貫的全球貿易平衡,即美國原油進、出口均受到阻礙。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度數據顯示,與哈維颶風產生實質性影響之前相比,截至9月1日和8日的兩周,日均原油進口連續(xù)兩周累計下降142.5萬桶;日均原油出口先下降74.9萬桶,后恢復約4/5。從數據表面上看,美國進口少了,美國以外地區(qū)的原油供給應該更寬松,國際原油價格應該下跌,但是,由于美國原油出口下降,美國以外地區(qū)進口美國原油的用戶急于尋找替代油源,而本應出口美國的其他地區(qū)的油源仍受制于合約難以轉運供給其他地區(qū),結果在一個本應該更加寬松的市場中出現了不當預期——供給不足的“假象”,驅動國際原油價格持續(xù)大幅上漲。
基本面決定的國際原油價格很難為金融投機者提供機會,而“不當預期”正好為全球原油市場的“金融大鱷”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易推高國際原油價格并在高位輕易做空獲利的機會。
上一篇: 召開2018年中國煉油科技智能化大會
下一篇: 如何防止防爆電機軸承不受到意外損傷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