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里,電視行領域儼然成了熱點。
從樂視、小米、微鯨等互聯網企業(yè)到索尼、TCL、長虹等傳統家電企業(yè)齊齊推出電視新產品,先攪熱了市場。隨后我們再聚焦到互聯網電視這一主題上來,就會發(fā)現這其中有很多新變數、新打法。
眾所周知,先推出互聯網電視的是樂視,并以此形成了對傳統電視行業(yè)的顛覆,所以,此后所有再推出互聯網電視的企業(yè)無不對標樂視,這倒早已成為行業(yè)現象。就比如TCL在互聯網電視已經發(fā)展三年之后,此刻才推出互聯網電視品牌“雷鳥”,直接模仿樂視的互聯網電視之路,也是對標樂視。
但如果是學習樂視的互聯網電視模式,這也值得稱贊,這畢竟是產業(yè)方向。但從此前的“模仿式”競爭走到今天的“碰瓷式”競爭,這還是大大出人意料。難道誰碰瓷樂視誰紅?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在這一輪互聯網電視的新廝殺中,有人才開始模仿樂視,有人碰瓷樂視,而樂視卻走上了另外的、不同的互聯網之路,這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行業(yè)變局。
碰瓷樂視背后:低價格戰(zhàn)和低端產品沒有出路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除了熱鬧的新品大戰(zhàn),導火索也來源于小米電視、雷鳥電視等碰瓷營銷,以及行業(yè)亂象。
今年的米粉節(jié),小米電視從43英寸到70英寸共9款電視將進行全線大促。但是,你玩你的營銷可以,為何要傷害別人?
從4月1日開始,小米電視官方微博接二連三的發(fā)布了題為:“別瞎樂了”、“來搞視了”、“該吃藥了”、“這就完了”等四個預熱海報,四幅海報非常明顯,以“樂視藥玩”為主題說明小米電視新品與同尺寸的樂視電視相比有著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而且,小米電視還生怕讀者看不出來,特別在這四個字上標上了注音。
說實話,這么個玩法,實在讓我等行業(yè)觀察人士有點大跌眼鏡,這不是生生的碰瓷是什么?但就憑這個把消費者當傻子式的玩法,就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
說實話,電視價格戰(zhàn)早其實是樂視先發(fā)起的,但不要忘了,每一場戰(zhàn)役都有著天時地利的因素。過去幾年間,互聯網電視剛開始推向市場,價格戰(zhàn)的確是一個重要手段,甚至也以“內容+硬件”的打法就能形成了對傳統電視市場的沖擊。
而今天,當互聯網電視經過幾年的初級普及推廣之后,當今天中國消費升級時代已經來臨之時,還在玩價格戰(zhàn),這只能顯示這些電視廠商對市場認知的障礙,更有甚者,也暴露了其競爭的無底線。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對小米做法的回應很大氣:“其實我挺喜歡小米這個倒退的風格,無底線的講低價,無底線的做low的產品,無底線的攻擊競爭對手,也許在今年米粉節(jié)上他的行為能得到一些銷量,但一個企業(yè)如果沒有基本的素質,這些下作的行為是在為整個互聯網品牌抹黑,也能更清楚和快速的讓市場認清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企業(yè),這樣的公司一定不會長久。用戶可以一時被低價所吸引,但我還是堅信用戶是愿意為好產品買單的,只是我們需要時間讓用戶理解。”
時移事易,在今天中國消費升級時代,還拿低價和低端產品說事,小米真的太不互聯網了。
再就是雷鳥電視,碰瓷樂視電視蹭熱度,居然不講芯片配置,拿樂視去年推出的超4 X55(且不說樂視今年新推出的分體超4 Max55)與新推出的雷鳥電視I55比較,前者是旗艦智能電視芯Mstar 6A938,3G內存,后者用的卻是Mstar 6A838A,2G內存,更別提樂視電視在音響、交互、服務等層面的優(yōu)勢。
就在3月29日的樂視全面屏新分體超級電視Unique65和Unique55發(fā)布會上,梁軍不僅一句沒提對手,反而罕見地用近一半的篇幅講述電視畫質技術,一個多月前的另一場發(fā)布會上,樂視還曾講過一堂關于電視聲音的“公開課”。
互聯網企業(yè)歷來以模式為顛覆發(fā)力點,但此刻的樂視已經走過了互聯網電視發(fā)展的上半場,進入了跟傳統電視廠商比拼畫質與聲音這些根本層面的技術實力時,同時加碼大屏運營、重視渠道變革的時候,有的廠商要么還在上半場里玩價格戰(zhàn),要么不敢去談芯片這些直接影響電視處理能力的核心配置,這不能不讓人感嘆,行業(yè)亂象紛繁。
更何況,生生碰瓷的做法,還拉低了互聯網企業(yè)的底線,真讓人不忍直視。
探索之路:把后臺和服務交由他人或行不通
在寰寰姐看來,其實互聯網電視已經進入下半場競爭,已經脫離出低價、模式層面的早期比拼,走向真正挑戰(zhàn)高品質產品的競爭時,卻不成想,更多的互聯網電視后來者仍在學習互聯網電視商業(yè)模式,而且還沒有掌握真正的生態(tài)精髓。
就以TCL新推出的雷鳥品牌為例,在互聯網電視重要的內容建設上,TCL拉來了阿里和騰訊,未來在雷鳥電視上可以觀看騰訊視頻和阿里旗下優(yōu)酷的內容。
如果僅是內容上的合作,并不奇怪,但從雷鳥的規(guī)劃上看,未來要與阿里和騰訊在人工智能、云服務方面也將打通。為何要把平臺、云服務能力也交由合作伙伴?
互聯網電視核心的本質其實是生態(tài),生態(tài)不只是“電視+內容”聯動這么簡單,而是對用戶的互聯網服務能力,如果不能真正理解這一點,而把后臺交給別人,這儼然是沒有真正認清互聯網電視的本質。
與此類似的還有微鯨,微鯨的投資方就有華人文化、阿里巴巴、騰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選擇從資本、政策、技術、內容、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這可能會受限他人,之前不乏失敗案例。
還有些比較遺憾的,如上個月剛推出的愛芒果電視,已經錯過了的窗口期,面對如今接近紅海的互聯網電視市場,突圍會有難度,據專業(yè)調研機構數據,2015年就有大幾十家電視品牌同場競技,而現在能讓大家記得住的品牌只是少數,未來能夠存活的更是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
事實上,學不學習樂視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互聯網電視的核心根本——服務能力,硬件、內容、云平臺、多屏合一、會員服務,這樣才能形成互聯網生態(tài)的聯動效應,為消費者提供多重服務。
當把后臺、服務等生態(tài)的諸多環(huán)節(jié)交到合作伙伴手中,如何能形成有效的互聯網電視商業(yè)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今天互聯電視行業(yè)競爭者增多,雷鳥、微鯨等新力量不斷進入,但在這一輪互聯網電視的廝殺中,能形成真正沖擊力的企業(yè)并不多。
更值得提醒的是,學習互聯網電視的企業(yè),其實應該先把真正的互聯網生態(tài)模式先學好。
總結:互聯網電視競爭下半場——技術、高端、運營
概念的普及、商業(yè)模式的確立、價格戰(zhàn)的跑馬圈地,這是任何一個領域都會有市場初期特質,互聯網電視行業(yè)也不例外。但從樂視早推出互聯網電視到今天,走過四年的互聯網電視本應該向精耕細作的品質深度競爭方向發(fā)展。尤其在今天中國消費升級之時,這本身也是市場大勢。
經過四年磨練的樂視電視走的正是這條路,從屏幕、工業(yè)設計到配置、聲音、畫質,以產品細節(jié)的精益求精和技術上的優(yōu)勢走向高端,同時發(fā)力大屏運營,比如大屏開放生態(tài),所做的搜索、排行等等不允許人工干預,帶動服務升級,并促使互聯網電視品牌的整體升級。
實際上,樂視電視沒有小于40吋的,且所發(fā)布的每一款產品都代表了當時、的產品,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一方面,購買低端產品的用戶運營價值有限;另一方面,就像梁軍所言,行業(yè)將迎來一輪洗牌,真正在高端市場占有先機,擁有高品質產品的電視廠商才能存活下來。
但沒想到的是,樂視的技術、高端、運營之路卻成了這一領域的“孤家寡人“,其它的互聯網電視追隨者仍在低價競爭、商業(yè)模式探索上徘徊。
這一輪互聯網電視的新廝殺,其實正呈現出了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這才是真正值得互聯網電視企業(yè)思考之處。
上一篇: 打造整體性管家式服務平臺
下一篇: 工作都被自動化取代了?并非完全是壞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ex12580.com